架個人網站 → 寫 blog → 經營 Facebook → 經營 YouTube → 經營 Instagram → 重新架個人網站,回來寫 blog
在社群媒體上跟風、比觀看次數、叫大家按小鈴鐺、猜測演算法怎麼運作、發完影片盯著後台數據⋯⋯好累。點進 YouTube 首頁,看到一大堆表情越來越誇張、標題越來越聳動、字體越來越綜藝的縮圖,我也覺得好累。
說真的,最近做 YouTube 做到有點迷失自己的感覺,我已經不知道我是為了什麼在 YouTube 上面了,為什麼我要讓我每天的心情,受 YouTube 演算法的影響阿?訂閱數字和觀看數字,真的就越來越變成是一些⋯⋯數字而已了,用來衡量 YouTuber 們的階級的數字。
有時候發影片到 YouTube 上面的心情,就是在期待數字的大小而已。但是,既然我不覺得那些數字比較高的作品,就是比較好的作品,那我為什麼還要在意數字呢?我應該要在意作品本身阿,或至少在意數字後面的人類是誰阿,他們的品味跟我合不合阿,或者是我有沒有幫助到別人的人生阿。
雖然我短期之內,應該還是會繼續做音樂教學影片,但是我覺得我應該要製造一些,讓我不那麼容易在意數字的環境,所以繞了一圈我又想回來寫 blog 了。而且我覺得好像在 2021 年這個充滿跳剪、字卡、音效、罐頭笑聲的年代,一篇版面乾淨、思緒清晰的 blog post 反而可能是很多人迫切需要的(?)。
反正合得來的人就會來看嘛!一個真正投緣的讀者,勝過一百個只是被演算法帶來的路人,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