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如果技術差一點

·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鋼琴時,看到一段音樂,要怎麼知道詮釋的重點在哪裡?我以前的鋼琴教授魏樂富老師,曾經教我一個很簡單但很有用的方法:

「想想看,這裡如果是技術╱品味差一點的人會怎麼寫?」

當你看到蕭邦作品中的一個片段時,先問自己:「如果是個一般的網友,他會怎麼寫這小節?」然後再看看蕭邦實際上寫了什麼。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演奏時應該要強調的地方。

厲害的作曲家常常會在關鍵處做出普通作曲家不會想到的選擇——可能是意想不到的旋律走向、突如其來的轉調,或是比預期早了一小節結束的段落。我們身為演奏者的任務,就是讓聽眾 get 到這些巧思,體驗到「哇靠這寫得太厲害了吧」的爽感!

這個想法也可以讓你更好地欣賞其他形式的作品。原本只是一眼掠過的細節,一旦開始問「如果是技術╱品味差一點的人會怎麼設計?」就可以看到許多原本不會注意到的事情:

  • 看電影時:為什麼角色講話時,鏡頭在拍桌上的水杯?如果是技術╱品味差一點的導演會怎麼做?
  • 玩遊戲時:為什麼選單文字選了這個字體和顏色?如果是技術╱品味差一點的設計師會怎麼做?

自己創作時,可以問反向的問題:「這看起來像是路人做的嗎?如果是技術╱品味比我更好的人會怎麼做?」這樣也許能發現更多可能性……或者發現自己真的就是個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