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等一下,比較快

·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你現在正在拼命練一首對你而言超困難、感覺要花一年才練得起來的曲子;別練了,你正在浪費時間。讓我跟你解釋為什麼。

等待計算(Wait Calculation)

物理學家兼科幻小說家 Robert L. Forward 提出了一個叫做「等待計算」的觀念:如果一個星際任務需要超過 50 年才能完成,那還不如根本就不要開始。

這個想法的邏輯是,如果人類的科技還在一直進步中,還沒有到達理論上限(或收益遞減曲線的右側)的話,那麼先把資源投資在研發更先進的推進系統上是比較明智的。

與其現在急著出發,發射一艘超慢的太空船,還不如等人類的科技進步一陣子,到時候再派出更快的太空船,輕易就可以彌補回等待的時間了。

Andrew Kennedy 在一篇 2006 年發表的文章中做了精確的計算:假設科技以每年 1.4% 的速率進步,那麼想要前往距離我們約 6 光年的巴納德星(Barnard's Star),最佳的啟程日期是西元 2641 年。

練琴時的「等待計算」

基於同樣的邏輯,我會說在鋼琴上,如果一首曲子需要花你超過 2 個月才能練起來,那麼還不如先不要練那首曲子。

想像一下,你是個只學了半年鋼琴的新手,你決定從現在開始練蕭邦的《革命練習曲》,每天苦練六小時,練到手指都快斷了。一年之後,你終於可以彈了——雖然速度只有一半、而且還是會各種彈錯音、記錯和弦。

但如果你先花這一年的時間:

  • 把每個調的音階琶音練到超熟
  • 彈一些難度適中的曲子
  • 學會各種音型應該用什麼動作彈,以及改善各種技巧壞習慣(《鋼琴技巧急診室》可以幫助你)
  • 熟悉最常用的樂理知識(看 NiceChord.com
  • 學會基本的即興、伴奏原理(《即興幼幼班》可以幫助你)

……然後再來挑戰《革命練習曲》,搞不好只要兩個月就可以彈得還不錯了。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但如果羅馬人學會現代的工程技術,肯定可以造得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