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得走」的技術
這篇貼文也被收錄到了筆記區。
你有沒有注意到,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只需要很少、很簡單的工具,就可以搞定一堆事情;反觀那些不厲害的人,卻總是沈迷在購買工具、升級工具上面。
例如一個厲害的大廚,他可能只要用簡單的一把刀、鍋子、瓦斯爐,就可以完成超好吃的整桌大餐;而我這個做菜技術很低的人,雖然擁有電鍋、烤箱、電磁爐等多種廚房電器,卻還是只能做出勉強能吃的東西。
祕密就在於:高手們掌握的是底層邏輯,而不只是工具。
選對工具,學習「帶得走的技術」
學習一個新的工具需要花時間,時間是超級寶貴的資源,所以選對工具超級重要。我們希望學到的是高轉移性的、「帶得走的技術」;而不是被綁在特定工具上、隨時可能過時的「脆弱技巧」。
我來舉一些例子。所謂「帶得走的技術」有像是:
-
彈鋼琴:這絕對 是相當值得投資的技能(可以來看看我的《鋼琴技巧急診室》)。因為一旦學會了鋼琴,基本上就能彈任何的鍵盤樂器;就算自己擁有的鋼琴壞了,世界上其他地方還是有數不完的鋼琴和電子琴可以彈,不用擔心技能無處施展的問題。沒有人能從大腦裡偷走彈鋼琴的技能。
-
邏輯思維:邏輯能力可以讓你快速上手任何程式語言。也許今天 JavaScript 和 Python 很紅,也許明天 Rust 更流行;但不管時代怎麼變,只要有好的邏輯能力基本功,學起來都不是問題。
-
說故事的技巧:無論是用紙筆、電腦,還是最新的大型語言模型來輔助,也不論是在圖文、影片、還是 Podcast 媒材上,有好的說故事能力就能夠改變世界。
反過來說,有些技術就沒有那麼保值、比較「脆弱」:
-
iOS/macOS App 開發:你的技能完全被 Apple 控制。光是要有上架 App 的資格,就得每年乖乖繳納 99 美金的保護費。Apple 心血來朝改個政策、換個平台,你可能就要重新學習。
-
特定版本的專有軟體操作:像是學會如何在 Keynote 下做動畫,或是利用 Adobe Photoshop 來修圖。你可能覺得學會了有用的事情,但這些工具本身是由少數人操控的;這些工具越深入工作流程,你就會越依賴它們,越難以跳脫軟體公司的生態圈。
-
社群媒體營銷:今天 Facebook 還很紅,明天大家都跑到 Threads 去了。平台來來去去、演算法和服務條款修修改改,只能咬牙跟著他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