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標題是 Why Asians Use the (~) Tilde Mark For Texting and What It Means。居然有老外寫文章解釋為什麼亞洲人打字喜歡用「~」,我才發現老外真的不會用「~」耶!
對台灣人來說,「~」根本就是基本配備。想要看起來比較友善?用「~」。想要把字拉長?用「~」。想要把傷人的話包裝成比較無害的樣子?用「~」就對了!
但對英語使用者來說,他們看到「~」(注意是半形的)時,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 「大約數值」的意思:
The store is ~50 miles away.
(商店在大約 50 英哩遠。)
文章作者 Paul William 說,在英文中,想要把字拉長時會比較習慣用重複字母而不是「~」。例如:
Hey~ = Heyyyyyyy
Yes~ = Yessssss
love~ it = loooooove it
我以前寫文章也很愛用「~」,幾乎每兩三句後面就要來一個。但現在回去看自己以前寫的東西,突然覺得太多「~」好像有點煩?
而且我現在覺得「~」有一種「不知道該用什麼標點所以隨便放一個」的感覺:它既沒有「……」的未完成感,也不是「。」的確定感,又不像「!」這麼興奮。就是一個不會太突出也不會太冷淡的符號,完全符合亞洲人不喜歡出鋒頭的社交哲學。
現在我有克制自己盡量少在文章中隨便用「~」,除非真的是要表達把字拉長的語氣。不過我傳訊息的時候還是常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