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尋求認同

·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每天的生活中,我們常常都會想要獲得別人的認同,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認同嗎?

當我們渴望得到某人的任同時,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放棄自己的力量,讓自己處於弱勢的位置。在這樣做之前,好像應該想一下到底有沒有這個必要。

什麼時候需要追求認同?

某些時候,追求特定人士的認同是很有幫助的。

例如,你找了一位專業的教練或老師,那麼努力達到他的要求是很有用的。因為你已經評估過對方的專業度、相信對方的判斷能力,知道得到他的認同是對自己有幫助的。

有時候,追求認同是必要的遊戲規則。如果你是一個跳水或體操選手,那麼你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得建立在獲得評審的認同上,這是無法避免的。

獲得另一半的認同通常也是滿重要的;畢竟一個不認同你的老公或老婆,可能比一百個不認同你的網友更讓人痛苦。

不需要的認同

但更多時候是,我們其實不需要對方的認同:

  • 我們不需要班上那位長得漂亮、但個性其實很差的女生的認同
  • 我們不需要那個只會問別人賺多少錢的親戚的認同
  • 我們不需要社群媒體上到處留言的陌生人的認同
  • 我們不需要那些認為「女生超過 30 歲沒結婚就是有問題」的人的認同

得到這些人的認同有什麼用嗎?認同又不能吃。

我討厭被評審

我從小就很討厭參加任何「需要被別人打分數或挑選」的活動,像是各種鋼琴比賽或考試,以及各類創作徵選比賽。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我都能避開,但我會盡可能不去參加。

因為一旦參加了比賽,就表示我必須把自己的「價值判斷權」交給他人、給對方決定「我好或不好」的權力;但評審的品味和標準我不一定認同。

最近看到網路上一些報名某個獎項落選後,開始抱怨評審不公和規則有問題的情況。我就覺得這很矛盾啊,既然不認同該獎項的評選方式和評審品味,那麼為什麼要在意有沒有得獎?越執著於得獎,不就越代表認同了這個獎項「否定你」的權威性嗎?

(我從來沒有報名過該獎項。這並非因為我不認同該獎項的評選標準,而是單純覺得自己並沒有特別需要透過它來獲得肯定。)

慎選你追求的認同

Robert Greene 在《The 48 Laws Of Power》裡面寫:

The more attention you pay an enemy, the stronger you make him.

(你越在意一個敵人,就會讓他越強大。)

By ignoring people you cancel them out. This unsettles and infuriates them - but since they have no dealings with you, there is nothing they can do.

(「忽略」能讓對方失去影響力。這也許會惹惱他們、讓他們坐立難安——但因為這樣就沒有交集了,所以對方也拿你沒辦法。)

在選擇「該向誰尋求認同」這方面,還是挑剔一點比較好。先想想:

  • 我認同對方的價值觀和品味嗎?
  • 得到這個認同,對我的人生很有幫助嗎?
  • 如果對方不認同我,有差嗎?

我們不可能完全不需要任何人的認同,但我們絕對不需要「每個人」的認同。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