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節奏痴

·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聊到學音樂,偶爾會聽到一些音樂圈以外的人說:「我是音痴耶,有辦法學音樂嗎?」這點我倒是覺得不用太擔心,因為學音樂最大的敵人不是「音痴」,而是「節奏痴」。

許多人可能認為音感(辨識及唱出準確音高的能力)是學好音樂的關鍵能力;但我反而認為,節奏感」的重要程度,應該至少是音感的十倍以上。

想像一下,一個歌手在表演時飆了一串不準的高音,雖然會有一點尷尬,但表演還是可以順利繼續。但是,如果這個歌手「抓不到節拍」,那就真的完蛋了!他會跟樂團整個「分家」,導致現場所有人——包含樂手和觀眾——的嚴重不適或精神創傷。

彈鋼琴時也是一樣。許多鋼琴學生總是過度擔心彈錯音,但其實偶爾彈一些錯音對於整體演出的影響真的沒那麼大。但如果是節奏一直不對、一直在各種奇怪的地方多一拍少一拍,就真的會讓人超級煩躁!

「彈出正確節奏」的優先程度,應該要遠遠地在「彈出正確的音」之上。如果你演奏任何樂器,務必確保你完全理解正確的節奏是什麼;不可以只對節奏有「大致、模糊的印象」,而是要精確知道每個音符應該在什麼時間點出現、長度有多長。

節奏感不太好怎麼辦?我超級推薦使用像是《太鼓達人》、《OSU》、《節奏天國》之類的節奏遊戲來訓練。這些遊戲可以在遊玩的當下給你即時反饋——你立刻就可以知道每個音符是早了還是晚了——這讓你能培養自己偵錯並修正的能力。重要的秘訣:玩這些遊戲時「千萬不要」用視覺的方式來抓拍子(我知道有很多「節奏痴」是這樣玩的),一定要用聽覺來判斷節奏,這樣訓練才有用!

一個可怕的真相:許多練鋼琴多年、總是彈獨奏、技巧好像還不錯、總是認為自己在「自由詮釋」節奏的鋼琴手,其實渾然不知自己是個節奏痴……直到他們第一次嘗試跟別人合奏的那天。不要變成那個人,節奏感是可以被拯救的,趕快偷偷訓練吧!

(來試試看好和弦的「不囉唆的隨機節奏產生器」。只是測試版,還沒有正式放在官網上,用它來練習節奏視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