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我不 high,我驕傲

·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聽了 The Diary Of A CEO Podcast 訪問前美國特勤局探員 Evy Poumpouras(YouTube 連結),她提到了一個「中性心態」(neutrality mindset)的概念1,讓我很有共鳴。本篇貼文的引言都來自 Evy Poumpouras

...we have a neutrality mindset, which means we don't celebrate high highs, but we also don't fall down on low lows. We're always in the middle.

(……我們有一種「中性心態」,意思是說我們不會因為成功就過度慶祝,我們也不會因為失敗心情就跌入谷底。我們總是在中間。)

不 high 的自我懷疑

這不就是我一直以來生活的方式嗎?

我在 blog 上也寫過,之前在朋友 JR 的推坑下做了一個「樂觀測驗」,結果顯示我傾向在「好事發生時悲觀、壞事發生時樂觀」。那時候我還在反省自己:「我是不是應該學習樂觀一點啊?」

應該會有不少人覺得我的個性超「不 high」、很無聊、對事情都沒什麼反應,甚至有點冷漠。年紀比較小的時候,我甚至會因為這樣「不 high」的特質而有點沒自信,會避免置身於很 high 的環境(例如迎新晚會或社團活動)或跟很 high 的人相處,好讓我自己不要看起來像個自閉兒。(還好,現在的我比較不會有這種顧慮了)

被外部世界控制

不過,就算是像我這樣天生沒什麼情緒起伏的人,在大概 2020-2021 年的時候,也都還是掉入了被 YouTube 流量起伏牽著心情走的陷阱:影片表現好就開心,表現差就沮喪。我當然有自覺到這超不健康,就像是被外部世界控制了一樣。

If I'm tied to the external world. And when the external world is giving me this thing that I want, I'm happy. But the flip side is that when the external world is going to give me things I don't want, I'm also going to be tethered to that, and I'm going to sink down.

(如果我被綁定在外部世界,那麼當外部世界給我想要的東西時,我就會高興。但反過來,當外部世界給我不想要的東西時,我就會因此而沮喪。)

在我之後,檸檬卷(她也是情緒相對穩定的人)也出現了跟我類似的「YouTube 流量引起的心情不穩症」。

而一切都在我們減少在 YouTube 發片、不接業配、更專注在做自己的「本業」(私人鋼琴教學和線上產品)之後有了顯著改善。

我不 high,我驕傲

Evy 在訪談中也特別強調了「跟情緒穩定的人在一起」的重要性:

Going back to who is in your inner circle. I don't like to be around people who lose their shit when things break bad. I don't. As steady as I am, they will destabilize me. They just will. So I do my very best to try to keep a circle of people around me as much as possible of people that I know are steady.

(說到我的朋友圈,我不喜歡跟那些一遇到困難就崩潰的人在一起。不管我有多穩定,他們就是會拖我下水。所以我超努力讓自己身邊的人都是那種很冷靜、很穩定的類型。)

現在如果有人問我關於擇偶的建議,「情緒穩定」絕對會是重要條件之一。

如果你的伴侶超級容易受外部世界影響,一有什麼不順就「lose their shit」的話,你的生活就完蛋了。還好我很幸運地,娶到了檸檬卷這個很沉穩的老婆

總之,聽完了 Evy 的訪談,讓我知道不只我一個人有這樣的想法;看來我的「不 high」其實是一個超棒的優點嘛!雖然我可能不擅長在生日 party 上帶動氣氛,但在世界末日來臨的時候,像我這種「不 high」的人可能會變成最搶手的隊友。

你也跟我一樣是「不 high」的人嗎?一起來為自己的「不 high」感到驕傲吧!

Footnotes

  1. 其實 neutrality mindset 好像也可以直接翻成「平常心」?但總覺得又好像有點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