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好和弦
(這篇文的官方公告版會發在 NiceChord.com 上面,但我想我還是另外寫一個比較私人的版本放來 blog 這邊好了。)
因為我的梅尼爾氏症最近變得有點失控,整個十二月我的右耳聽力大概只有一半時間是正常的;所以我必須在工作上做一些必要的調整,其中最重要的決定就是暫停好和弦每個月兩次的直播。
畢竟,耳朵突然罷工這種事情真的很難預期,每次快到了直播日(像是昨天),都很怕耳朵會不聽話,然後就會播得很痛苦,對我來說壓力真的有點大。
事實上,昨天(12/27)直播的前 3~4 天,我的右耳都是處於聽不見 500 Hz 以下低頻、而且音高偏移、音質又差的狀態;我是吃了三天的類固醇才讓它剛好在直播日當天稍微恢復的。
我發現這個病可怕的地方不只是聽力下降,而是「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它會來,然後會持續多久」。然後因為聽力左右不平衡會造成你體感上覺得「一切都變得很怪」,所以做什麼事都很難專心、很難去享受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也會變得比較不想要跟人講話(因為聽聲音很累),心理層面的挑戰也是滿大的。
2025 年好和弦的改變
所以,從 2025 年 1 月開始,我會在好和弦的經營上做一些調整:
- 每月的專題教學直播、會員作品評論直播都先暫停
- 會員的 Q+A 會改成圖文形式,發表在 NiceChord.com 上
- 會員的作品評論也會改成「圖文 + 音訊」形式;所以我可以選在耳朵狀況允許時好好聽、好好寫
- 所有會員依然可以看過往的專題直播存檔(目前一共累積了 35 部)
接下來的計畫
在 2025 年,我也計畫要把內容的重心逐漸從 YouTube 轉移到自己的 NiceChord.com。
還記得我四年前說過我要「慢慢」離開 YouTube 嗎?在那部影片我預言:「我希望在三到五年之後,我發表內容的『最主要平台』可以不要是在 YouTube 上面。」看著 YouTube 生態的現狀,我實在很難想像 YouTube 往後還會是能夠長期依賴的主要根據地,所以這個改變我覺得是必要的。
這並不是說我以後都不會發 YouTube 影片,就只是一個重心的轉移而已。我會花更多時間在 NiceChord.com 官網和個人 Blog 上面的多種格式(圖文、音訊、影片、PDF、JavaScript 小程式……)的內容,甚至思考看看重啟 Podcast 的可能性(如果我的聽力狀況和時間允許的話)。
事實上,此時此刻好和弦已經有新的專案正在製作中了,完成之後我會在各個平台跟大家分享!
回歸圖文創作
檸檬卷每次看到我在電腦前寫 blog,我都常開玩笑說我是「小作家」。
不過回想起我的職業生涯前半(2004-2014),我在網路上的創作確實都是以圖文和音訊為主,主要發布在我當時的官方網站 WiwiStudio.com;在開始做好和弦 YouTube 頻道之前,我甚至還在 Muzik 線上音樂雜誌當了將近三年的專欄作者。
現在想想,圖文內容對我來說還是有它的魅力。事實上,如果這幾年短影片的興起是因為觀眾「沒時間」看長影片的話,那麼「圖文 + 多媒體」內容或許才是更理想的解決方式?畢竟它既可以完整傳達複雜概念,讀者又可以依照自己的步調快速掃描閱讀;沒有長影片「耗時」、也沒有短影片「膚淺」的缺點。
也許,現在我的右耳是在用它獨特的方式告訴我:「欸,你好像忘記自己一開始是個寫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