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沒有 Bluesky
最近網路上關於新社群媒體 Bluesky 的討論度很高,有許多 Twitter 用戶紛紛出逃轉到 Bluesky 上,也有讀者問我要不要也去湊個熱鬧。
好啦,我知道 Bluesky 的通訊協定比較開放、去中心,用戶可以自己保管資料,還有可以自訂演算法等等的好處。但這些優點好像還是不夠有說服力,讓我重回社群媒體的世界。
社群媒體真的是必需品嗎?
讓我們認真想一下:
- 我到底為什麼需要一個社群媒體帳號?
- 大家為什麼認為自己需要一個社群媒體帳號?
- 社群媒體到底解決了什麼生活上的需求?
仔細想想好像會發現,那些被認為「必須使用社群媒體」來完成的各種事情,其實每個都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
內容發布:在社群媒體才能貼文、分享照片?用 Blog 和個人網站也可以呀!而且我認為是比社群媒體更好的解決方案。在自己的網站上寫作,可以完全掌控內容的呈現方式,沒有長度、格式限制,不會因為講了敏感話題被禁言,不會跟其他的人文章混在一起。
-
人際連結:靠社群媒體才能跟朋友保持聯繫?別忘了我們有電話、LINE、Whatsapp、Telegram 與各種通訊軟體啊!不論是一對一或是小群體的聯絡需求,都比社群媒體更好用。想要更正式、深度的交流的話,可以用 E-mail。或者,更瘋狂的提議:也許可以約朋友出來喝杯咖啡?
-
爆紅機會:在社群媒體上發個厲害的文章,說不定會被算法推薦然後爆紅。但得到很多愛心或讚,就像在幼稚園裡面被發了很多乖寶寶貼紙一樣,沒什麼用啊!沒有長期耕耘的有用內容和忠實的讀者群的話,就算有幾篇爆紅的文也不會被記得的。
-
互動機制:社群媒體上,別人可以在貼文下留言,作者可以得到即時反饋。我會說這是社群媒體的最大缺點之一,而不是優點。公開的留言區,超級容易就會充斥著淺薄、誤解、帶風向或惡意的言論,造成完全沒必要的情緒消耗。使用私訊和 E-mail 來交流,是更好的解決方案。
-
追蹤機制:在社群媒體上,可以有很多「粉絲、Followers」。但現在的社群媒體早就不是「粉絲時代」了,你經常可以看到數萬或數十萬粉絲的 Facebook 頁面,發文時卻只有雙位數的互動數字。更別提可能有多達 1/3 的帳號其實根本就不是人類?我認為使用 RSS 和電子報是更好的方案,就算訂閱人數只有數千人等級,造成的實質互動可能還超過數十萬人等級的 Facebook 粉絲頁面。
隱藏成本
當然,我不是說社群媒體「完全沒有用」,只是它帶來的好處不夠值得我們去承受它的負面作用:
- 浪費時間:無限往下捲的設計讓人停不下來,限動讓你沒事就想看一下,製作貼文和修圖好花時間。
- 心理消耗:看著別人精修的生活照覺得自己是魯蛇、害怕錯過重要資訊(FOMO)、留言區的負面留言讓血壓飆升。
- 隱私侵犯:個資、行為模式、思想被收集和追蹤,總有一天這些東西會反過來被用在自己身上——預測你的行為、操縱你的選擇。
蒙娜麗莎
Seth Godin 在他的部落格上寫到蒙娜麗莎的例子:
The Mona Lisa has a huge social media presence. Her picture is everywhere. But she doesn't tweet. She's big on social media because she's an icon, but she’s not an icon because she's big on social media.
蒙娜麗莎在社群媒體上超級有存在感;她的照片無處不在,但她從來不發文。
她在社群媒體上很紅,是因為她本來就是個厲害人物;而不是因為她很會經營社群媒體,才變成了厲害人物。
Seth Godin 自己也是一個很好的範例。雖然他有各種社群媒體帳號,但幾乎不發文、不互動,大多只是由程式自動轉貼部落格文章;事實上他社群媒體上貼文的互動率都非常低,我覺得有沒有這些帳號對他而言都沒有差別。
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的影響力:Seth Godin 的部落格仍然備受推崇(就像我在這邊提到他一樣);出的幾乎每一本書都還是佔領著暢銷榜;他靠著 Podcast、工作坊、版稅、線上課程、演講產生的收入,可能遠比數百萬訂閱的 YouTuber 還要多得多。
社群媒體大師
真正的社群媒體大師,應該就是像蒙娜麗莎和 Seth Godin 這樣子吧:他們完全不發文、甚至連帳號都沒開,但社群媒體上到處都可以看到關於他們的討論。
所以,如果你覺得我的這個 blog 或是 NiceChord.com 好和弦對你有幫助,希望你可以考慮在新註冊的 Bluesky 帳號上提到我,這樣我就可以成為一個社群媒體大師了!
(沒錯,這個 blog 就是這麼荒謬:寫一篇反社群媒體的文章,然後希望讀者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