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錯誤
·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分享一個很有用的教學秘訣:當學生犯錯時,別糾正錯誤,該糾正的是「心理模型」。
例如,當鋼琴學生換踏板時聲音總是不乾淨,不要只是叫他「把踏板放掉久一點再踩回去」;身為老師的我們,真正的任務是利用學生的錯誤,看出背後的心理模型問題。
為什麼學生換踏板時總是聲音不乾淨呢?可能是因為:
- 👂 他沒有感覺到不乾淨:這是定義或感知的問題。學生不知道怎麼樣算是「乾淨」或「不乾淨」,我們應該提出實例,幫助他定義何謂「乾淨」,然後訓練他分辨的能力。
- ✨ 他有感覺到不乾淨,但是不 care:這是品味的問題。學生沒有習慣對自己彈出的聲音做高標準的要求,我們應該幫助他認清目前的品質是不夠的。
- ⚙️ 他有感覺到不乾淨,也想要修正,但不知道如何做:這是對鋼琴構造理解的問題。學生不清楚踏板到底以什麼機制、什麼邏輯在影響著聲音的哪些面向;我們需要幫助他釐清踏板、琴弦、琴槌、制音器等等構造的互動關係。
- 💪 他有感覺到不乾淨,也想要修正,也知道要如何做,但是身體做不到:這是技巧執行問題。學生已經有了正確的感知、審美和理解,我們只需要幫助他反覆做特定的動作訓練。
修正了學生頭腦中的演算法 bug,就有機會一勞永逸地解決掉問題!
(所以鋼琴踏板到底要怎麼踩?請看好和弦的這一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