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自誇

·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網路上,大家總是想要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自我行銷當然很重要,但是如何讓大家不討厭就是一門藝術了。

以前還有用社群媒體的時候,時不時就會看到音樂圈的朋友發出類似這樣的貼文:

「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同時接到好多邀約,又有演講、又有演出、又有訪問什麼的。大家對我這個小咖這麼好,真是受寵若驚啊!」

以上就是一個典型的「Humblebrag」(謙虛自誇)的例子,許多人在網路上都會使用這樣的自誇方式。

兩種謙虛自誇法:都沒有用

2018 年有一個發表在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上的研究,調查了六百多名受訪者,發現高達 70% 的人能回憶起最近看到的 Humblebrag。(這個連結有完整 PDF)

研究還把 Humblebrag 分成了兩類:抱怨型謙虛型的。以下是一些例子:

抱怨型自誇

「最近瘦太多衣服都垮了,下班後還要跑來買衣服,好累。」

「我已經受夠當一個處處為別人著想的人了。」

謙虛型自誇

「最近我同事都一直說我變瘦變正,根本就沒有好嗎?」

「不知道為什麼他會覺得我個性很好,真奇怪。」

但研究結果顯示,Humblebrag 的效果反而還不如直白的自誇。尤其是抱怨型自誇,雖然最常被使用,但是效果卻是最差的。

研究還整理了人們最常在社群媒體上自誇的八大主題,分別是:

  1. 外表(36.6%)
  2. 財富(13.9%)
  3. 工作表現(13.7%)
  4. 成就(11.3%)
  5. 聰明(8.4%)
  6. 技能(6.6%)
  7. 個性(6.6%)
  8. 社交生活(2.9%)

如何正確地自誇?

想要優雅地自誇,可以試試看以下兩個策略:

  1. 強調付出的努力:「我每天練球八小時,堅持十幾年,終於拿到了這枚奧運金牌。」
  2. 給別人功勞:「今天這個 YouTube 頻道能做起來,都要感謝我老婆的支持。」

兩個常見的菜鳥錯誤是:

  1. 跟別人比較:「這個月,其他同事的業績,都還不到我的一半呢。」
  2. 先說「我不是要炫耀」: 「我不是要炫耀,但是你看我老公送我這個包包真的太美了。」

如果真的想要分享你的成就,還不如大方直白一點。例如:

「我要很高興的宣布,我們的工作室終於搬到新的地點了!」

最高境界的自誇其實是「讓別人誇獎你」;這時候你就只要一直說「謝謝」、「沒有啦」、「過獎了」就可以了。

想自誇就直球對決吧!

總之,避免「假裝不是在自誇的自誇」就對了,那種最討人厭。

發一張藍寶堅尼的照片,然後貼文寫「車子超髒 🤣」,絕對不會讓你贏得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