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變得受歡迎
最近聽到 Vanessa Van Edwards (一個作家,寫作主題是人際互動的科學)在一個 Podcast 訪問當中,引用了一個「為什麼有些人會在學校裡會比較受歡迎」的研究:
"So this is a study that was done by Van Sloan, and he studied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se are the original likable kids. He was curious, why are some kids popular and other kids not?"
(這是一項由范斯隆(Van Sloan)做的研究。他研究的對象是高中學生。他很好奇,為什麼有些孩子很受歡迎,而有些孩子則不然?)
(我嘗試搜尋她說的 Van Sloan 的原始論文,但在網路上找不到。)
如果要我回想我國中或高中的時候,班上那些人緣最好、最受歡迎的人1,他們有什麼共同特徵呢?我會想如果是男生的話,應該就是很帥、很搞笑、很外向、很有才華?女生的話可能是很漂亮、很溫柔、功課好之類的吧?
結果 Vanessa 的答案讓我出乎意料:
"He found there was one single pattern amongst all the schools and all the grades. He found that the most liked kids, the most popular kids, had the longest list of people they liked."
(他在所有學校和年級中找到一個共同的模式。他發現最受歡迎、最受喜愛的孩子們,擁有最長的「我喜歡的人」名單。)
超級合乎邏輯的答案!但一般人可能不會想到對不對?那些受歡迎的人,是因為「真心喜歡大家」,所以走進教室時或在走廊上會跟每個人打招呼,通常還會叫對方的名字:
「嗨,Wiwi!」
「嗨,檸檬卷!你今天早餐吃蛋餅喔?」
「嗨,可麗餅!你好嗎?」
這些小小的互動讓別人感受到被喜歡,自然就也會喜歡回去了。這就是受歡迎的同學受歡迎的原因。
我的職業倦怠
我最近在自己身上其實也有相關的體悟。
老實說,最近我對於教學的職業倦怠有點嚴重2。倒不是說我不喜歡教學了,只是覺得日復一日的備課很累,可能加上最近聽力狀況不穩定的困擾,就覺得想到要上課就會有隱約的心理壓力。
但理性上我知道,以我的教學經驗來說,備課這種事應該是駕輕就熟的才對,但為什麼我會一直感到壓力呢?我發現,不知不覺中我把每堂課都當成了一場需要完美呈現的表演,頭腦裡想的都是如何最高效地解決技術問題,以及如何把這場「教學秀」做得更精彩。我太把學生當作需要被服務的「客戶」,或需要被娛樂的「觀眾」在看待。
所以我實驗對自己說:「我今天幫這個學生上課,是因為喜歡跟這個學生相處,我要對他的故事和問題(不論是否是音樂上的)感到好奇,盡我所能讓他感受到被關心和支持,所以他自然可以找到往前的步調。」光是這樣想,上起課來我自身的感覺就好多了。
(我寫在這,也是想要提醒自己、怕自己忘記。)
真心喜歡別人吧!
所以結論是:想要受歡迎,不需要長得帥、有錢、很會講笑話、假裝很外向……都不用。只要真心喜歡別人就可以了。
「受歡迎」只是「喜歡別人」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