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電是個一不小心就會越買越多的東西。
在工作(尤其是寫稿)感到有點煩悶的時候,換一台筆電常常就能帶來「換一種工作環境」的新鮮感,效果就像是到咖啡廳工作一樣。
這些年來,我不知不覺也收集了好多台筆電,現在手上還能正常使用的就有七台,讓我來介紹一下我的收藏。
蘋果 MacBook 系列
MacBook Pro 15" Retina (2012)
- 規格:Intel i7-3615QM @ 3.3 GHz | 16 GB RAM | 512 GB SSD
- 作業系統:Linux Mint 22
雖然已經是 13 年前的產品,但它依然是我現有筆電中螢幕最大也最漂亮的一台。15 吋、16:10 長寬比、2880x1800 高解析度的螢幕,就算是左右分割兩個視窗工作也不覺得擁擠。
Intel 第三代的 i7 四核心處理器,就算到了 2025 年也還是覺得速度不錯,唯一的缺點的就是太耗電了,所以這一台我通常不會帶出門,只會在家裡插著電使用。觸控板的手感超好,但鍵盤就普普通通。
愛用程度:💖💖💖
MacBook Air 11" (2015)
- 規格:Intel i7-5650U @ 3.2 GHz | 8 GB RAM | 256 GB SSD
- 作業系統:Linux Mint 22
這個是已經絕版的超可愛 11 吋(1366x768)MacBook Air。體積小巧、重量輕盈,拿在手上的感覺幾乎就跟 iPad 差不多,但跟 iPad 不同的是它可以跑「大人的」作業系統和軟體,而不只是很廢的 iOS。
最大的缺點是螢幕可視角度比較窄,色彩也不像 MacBook Pro 一樣漂亮。觸控板和鍵盤的手感也都比 MacBook Pro 還要差一些(主要歸因於那小不拉嘰的 F1~F12 功能鍵和方向鍵),但不至於到用起來不舒服。
之前它有很長一陣子被作為檸檬卷的 Podcast 專用電腦,但現在 Podcast 停更後,我們都比較少用它了。
愛用程度:💖💖
小黒 ThinkPad 系列
ThinkPad X220 (2011)
- 規格:Intel i5-2520M @ 3.2 GHz | 16 GB RAM | 256 GB SSD
- 作業系統:LMDE 6
這是我現有收藏中最老(2011)的筆電,同時也是我最愛用的一台。
愛用它的主要原因是它擁有我所有筆電中最棒的鍵盤手感(但也是觸控板最難用的一台)。螢幕是不輸其他電腦的 12 吋 IPS 面板,色彩比 MacBook Air 還要好看很多,雖然解析度低(1366x768),但反而帶來一種特別的畫素顆粒感,是我喜歡的復古感覺。
儘管是 14 年前的電腦,但因為記憶體夠大(16 GB)、解析度低的螢幕,再加上作業系統是 Linux,所以運作起來的體感飛快,完全不讓人覺得是老舊電腦。
還有一點是現代筆電都比不上的:電池可以拆!
因為外殼有一點輕微裂痕,所以我現在也不會把它帶出門,通常都是在家的時候使用。
愛用程度:💖💖💖💖💖
ThinkPad X280 (2018)
- 規格:Intel i5-8250U @ 3.4 GHz | 16 GB RAM | 256 GB SSD
- 作業系統:Linux Mint 22
跟 X220 一樣是 12 吋的,但是螢幕解析度提高到了 1920x1080,所有東西都很清晰,就沒有那種復古顆粒感了。鍵盤比 X220 手感差一些,但還是大勝所有的 MacBook;觸控板的話我覺得算是還不錯,可以接受。
它可能是我出門時最常帶的筆電,因為電池續航力還不錯,體積小、重量也輕。
ThinkPad 系列對 Linux 的相容性都超級好。如果你要買一台二手筆電來裝 Linux 作業系統,這台和下一台 T480s 大概會是我最推薦的兩個選擇。
愛用程度:💖💖💖💖
ThinkPad T480s (2018)
- 規格:Intel i5-8350U @ 3.6 GHz | 16 GB RAM | 256 GB SSD
- 作業系統:Linux Mint 22
因為覺得 X280 很好用,所以當時我又入手了一台幾乎是相同規格,但是尺寸大一點的 T480s。
X280 的所有優點在 T480s 上都有,差別在於 T480s 配備了更大的 14 吋(1920x1080)螢幕,而且 T480s 的觸控板又更好用一點。
這台也是我會帶出門的筆電,有的時候我要出遠門想要有兩台電腦備用的話,我就會同時帶上 X280 和 T480s。
愛用程度:💖💖💖💖
CJSCOPE 喜傑獅客製筆電 (2019)
- 規格:Intel i5-8265U @ 3.9 GHz | 32 GB RAM | 512 GB SSD
- 作業系統:Pop!_OS 22.04
這是之前幫一家客製 Linux 筆電廠商做業配影片時,廠商提供的電腦。以它的售價和規格而言,真的是 CP 值超高的;但是相對地整體筆電的外觀和做工,就沒有像是 Apple 或 Lenovo 這麼好了。
鍵盤跟觸控板都還可以接受,但手感都比 ThinkPad 來得差一些。
用了大概 4~5 年之後電池掛掉了,然後我懶得換電池,索性把它接到客廳電視上當作固定設備。所以它現在變成了我們家的「智慧電視」,我們每天都用它來追劇、看 YouTube 等等。
愛用程度:💖💖💖💖(但不是當作筆電使用)
Microsoft Surface GO 2 (2020)
- 規格:Intel Pentium 4425Y @ 1.7 GHz | 4 GB RAM | 64 GB eMMC
- 作業系統:Linux Mint 21
這台是我收藏中年份最新,但效能也最弱的一台筆電;不過它很便宜,全新購入的時候好像還不到一萬元。
它雖然配備很低,CPU 超慢、只有 4 GB 的記憶體,而且儲存空間是又小又慢的 64 GB eMMC,但是跑 Linux 系統的體驗還是很舒服的;也許有一些動作需要多等個一兩秒,但習慣之後並不會覺得困擾。
最大的優點是螢幕色彩非常漂亮,解析度高(10.5 吋,1920x1280),而且重量跟體積都超級輕巧。如果只是想要帶個輕便的筆電,去咖啡廳做簡單的工作或上網瀏覽,我會選擇帶它出門。
愛用程度:💖💖💖
Linux 讓筆電不會老
你可能有注意到,以上七台筆電的作業系統都是 Linux。(連兩台 MacBook 都是!)
只要裝上 Linux,不只可以讓電腦變成「你的」,而且就算是十幾年前的筆電,依然能活蹦亂跳地跑著最新的軟體!
不過要小心,當安裝 Linux 變成你的興趣之後,你會發現自己開始常常在二手拍賣網站上,用「哇~這台裝上 Linux 的話一定可以起死回生!」這種莫名其妙的理由來說服自己再買一台……